相信大家如果去过日本,那么对岛国的厕所都已经非常的熟悉:干净!大气!舒适!还香香的! 可以说岛国就是对厕所设计最为“こだわり”(下劲儿)的国家!
前阵子大家也看到了,坂茂、槇文彦、安藤忠雄等老师纷纷上阵设计厕所,前两天也有报道了安藤忠雄老师的最新厕所,我们看到安藤老师面带着满足的阳光的笑容,显然对这个厕所表示无比舒心。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日本人对厕所如此心醉神迷,到底2020年的日本厕所设计又有什么特别之处,今天就带大家走入,厕所的内心世界。
家庭厕所主要是简洁,特别的简洁
大家都知道,如果你想拥有一个现代日系的家庭厕所,那最好能够做到极度的简洁,也就是除了厕所马桶,什么都不要有(狗头)。
干湿分离,四式分离
能够做到如此的简洁,主要还是在于在现代的日本家庭房屋构造中,厕所与浴室、更衣间、洗手台之间的关系保持着“四式分离”,也就是四个功能区处在一种相对或者完全分割的状态,分别承担各自的作用。
四个区域互相邻接,又独立分开,这样能够保证使用的时候互不影响,同时也比较好进行收纳规划,分门别类。
当然,如果是空间面积不够大的情况下,也会采用“二式分离”,或者“三式分离”等形式,并不固定,但是总体上来说,浴室与厕所进行分离,一般是日本在为一般家庭设计房屋时,会采用的方案。
另外,在这两年,日本的厕所设计又有了哪些新设计变化,让我们跟着几个日本的Vloger的视频来看看!
材料讲究,注重采光换气
油管博主Meguri家的厕所,采用的是非常简洁的设计,这个2020年5月新落成的一户建内的厕所,门板采用了一段折叠式,让整体的线条显得非常利落。选用的“PureWhite”色系稍微带一点灰度,整体看起来低调又清洁。
在门的左上角,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气孔用于换气。
由于日本的厕所一般面积比较狭小,大多如下图一样只有一个窗户,为了使空气能够合理对流又不用敞开大门引起尴尬,这个换气孔的作用就体现了出来。虽然是非必须设计,但是也充分展示出日式设计的细节。
厕所内部非常简洁,整体空间留出大概1.5畳的空间(相当于2.7㎡左右),已经算是规划标准中比较大的,作为单纯的如厕功能,面积不需要留出太多,避免浪费。
日本家庭厕所的墙壁墙纸处理,是容易被人忽视的设计。从Meguri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墙面是用类编织褶皱感的墙纸进行加工处理的。
墙纸素材多采用织物纤维(織物クロス),这种墙纸可以说是非常耐脏且容易擦拭干净,同时不易让室内积浮灰,触感也非常舒服。
我们国内家庭的厕所,大多会用瓷片进行装饰,保暖性较差。长时间使用后容易积灰发白,且接缝出现缝隙,而日本的这种褶皱系墙纸,更加主流。
而在通风换气上,日本的厕所多数采用这种小窗换气设计,并使用隔热材料防止冬天热气流失。
内外壁厚度达到15厘米,有效的阻止了热量损失,同时采用一体化的窗帘,看起来非常的规整。这种窗户设计,进光足,白天不开灯也特别亮堂。
合理收纳,减少杂乱
除了使用合理的设计材料与面积空间规划之外,能够有效减少视线上的杂乱感,突出日系统一和整齐感受的,就是做到留出收纳的空间。
柜子多数采用可调式分段结构,平常使用的替换厕纸,通常储存在这里。
下方则使用分格的方式来储存替换用的其他卫生用品,不会全部堆在里边,而是整整齐齐的分门别类收纳。
另外一位up主“春キャベツさんの家”也是利用马桶后部的收纳,来尽量减少视觉上的杂乱感,所以“少放东西、利用收纳”,从设计的角度上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设备完善,功能简约但强大
目前的家庭厕所的马桶功能越来越强大,很多马桶自身自带洗剂槽,免去了很多清洗的麻烦,这点国内国外都是一样的。
这样往旁边一插,盖子一盖,非常简洁而且方便。
坐便器的功能相信大家这几年已经看过很多文章介绍了,控制面板除了安装在坐便器上之外,还可以安装在墙面上,更加方便。
最近TOTO这种经过改良的面板很受好评, 略带倾斜的按键设计触感更强,而且盲文符号也设计在了更加合理的位置,眼睛不方便的朋友也可以很快结合倾斜面找到识别文字 。
除了通常的加热坐垫圈之外,现在还有很多日本厂商会进行特殊加工,设计出应对北海道等剧烈天气地区的产品,对管道结霜、水管冻裂等有了应对策略,把细节完全做到位!
由于岛国的房子多采用一体化施工,所以在 照明和新风系统上,也可以做到一个控制器控制所有功能 。
打开控制面板,可以看到各种各样对应的功能,自动开关灯、换气;明暗调节;亮灯时间;换气时间等一个控制面板搞定,真是过于方便!
地面除了木地板之外,很少使用光面地板,即便是大理石也会在表面进行粗糙处理,以防止滑倒。
这样一个功能完善,整洁干净的厕所设计,谁能不喜欢!
户外厕所,设计功能感更强
日本户外的厕所,则除去了家庭厕所设计的个性化,将整体性做的非常一致,同时 突出了功能,主打就是超级加倍的实用 。
除去一般的坐便器、洗手池、老人用扶手、报警装置等有序的设计安置在一起之外,在视觉区分上,岛国的厕所也着实下了很大的力气,就连千叶县君津车站这么一个小地方的厕所,在视觉区分上也是毫不含糊 。
这次再回头看看安藤忠雄老师这次刚设计好的厕所,可以说再一次刷新了空间利用的极限!
整体前倾,侧面的雨檐幅度增大,便于人们下雨时躲避。
视觉区域区分做的非常简单明了,入口双重符号确认,一眼就分得清男女区域,功能VI区分度高,完全没有冗余的设计。
无性别厕所的功能非常完善,除了婴儿座椅之外,还为特殊病患群体设置了盥洗处(オストメイト)。
男性小便区域设置在入口和坐便室之后,便于分流人群,互不影响。
场外同时设置了区位图和使用说明图。前后双开门的公厕,也避免了人流拥挤在门口,可以说是非常注重动线的户外厕所设计了 。
一个厕所,从政府部门到知名设计师通力而为,下这么大劲儿,可见日本人真的是对厕所爱的深沉。
厕所,已经是一种文化
厕所在日本,已经是一种文化了。从自小教育的如厕礼仪到街头巷尾传唱着的《厕所之神歌》,再到各种的设计投入、功能创新——对于日本人来说,厕所已经成为了一种全面国民社会化活动。
而厕所设计也体现着日本对于各种细节都认真负责追究到极致的一面: 从设计大师到普通设计工作室,日本的全体设计师们对待一个厕所,都总是把功能放在第一位,去除冗余,选择合理的材料,把细节打磨到最好 。
以小见大,在小的领域也追求细节设计的心思,才能促进一个城市全面发展,更加完善。
关于日本的厕所设计,我们还有很多空间,可以继续学习。